书画造假的新手段
浏览:0次
书画真伪鉴定一直是书画收藏和鉴赏研究中的难题,艺术科技研究所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研究中心主任尹毅认为,以前书画作伪的手段主要有摹,临,仿,造,改,代等,而现今又出现了水印添墨、电脑刻章、装裱作旧、陈旧宣放格临摹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作伪手段。有些卖家为了证明所销售的赝品是真品,会向买家提供画家本人于该赝品的合成照片。买家要认真观察照片上是否有电脑合成或者剪贴拼接的痕迹。但随着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,照片的真伪拼移是很难判断的。所以,重要的是不要以合影照片作伪判别作品真伪的主要依据。
赝品销售者往往还会用各种假证据欺骗买家。假鉴定证书就是常见的“证据”之一。与赝品配套销售的假证书往往盖有”文物局书画鉴定委员会”、“书画鉴定委员会”等假公章,有的证书中还有假冒的鉴定签字。还有造假的“会员证”同附在作品上。赝品加假证书,再加假的合成照片,还有仿造的会员证上某某职务等,其危害力度和欺骗性就更大了。近些年来,许多伪劣书画家利用出版、新闻媒体推销其伪劣作品。更严重的是这些伪劣出版物被作为制假、售假一种手段进入了书画艺术品市场。由于人们对出版物的信任,被收录在出版物中的伪作就很容易地被拍卖公司和卖家认可,这种赝品就能堂而皇之地进入正轨销售渠道公开售出。
书画造假古已有之,但在今天这个时代,变本加厉,各种造假手段层出不穷。而新金陵画派也是造假受灾严重的集中地之一。记者曾专访了江苏省美协主席宋玉麟。这种手法现在已经屡见不鲜。曾经有某次拍卖会,征集到一批宋文治的画作,这些作品都有出版物为证:出自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《宋文治画集》。拍卖行后来打电话给宋文治之子宋玉麟求证,宋玉麟翻看作品后,发现画集上所有作品均为伪作。而江苏有人民出版社,有美术出版社,何来江苏人民美术出版社?对江苏出版界及美术界情况不了解的人,很容易就会被这样的画集蒙蔽。类似的假画集,宋玉麟还曾看到过"宋氏父子合集"、《宋玉麟画集》等等,都是熟悉的收藏界的朋友拿来找他求证,他才看到在自己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印制的这些集子。
前几年,市面上出现了一本《陆俨少画集》。从表面看,这本画集就是陆俨少在世时由香港朵云轩出版的一本画集,是上世纪80年代审定出版的。然而,细细翻看,行家们却发现里面的画有的一看是对的,有的一看就感觉不对"。宋玉麟家中就有原版的这本《陆俨少画集》,所以他当时一回到家,就赶紧拿出家中的画册对照,这一"对",就对出了问题:里面充分运用了"狸猫换太子"的手法,几页真画,再夹杂几页伪作,再几页真的,掺杂几页伪作,陆俨少的画作少也要十万元一平尺。除了利用原有的画集造假外,还有一种手段是出版新的"真假画集"。造假者往往假托各种名目,通过编辑从画家家属手中征集到真的作品,等到正式出版的时候,再混杂入伪作,达到"鱼龙混杂"、蒙混过关的目的。对于傅、钱、亚、宋、魏等新金陵名家的创作风格,喜欢收藏的朋友大多已经了然于心,这对造假者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怎样才能蒙住这些行家?造假者把视线转向了画家的早期作品,那个时候,画家的艺术风格还未成熟,他的作品也很少被人看到,包括画家家属都很容易在这样的作品面前"傻眼"。比如宋文治,以前造假的,都集中在他的江南风景、太湖风光这些题材上,现在,则出现了很多以前不大看到的题材。还有是把二流画家的款裁掉,换上一流名家的款,由于是同时代的画家,笔墨水平也不差到哪里,所以很难让人区别。2000年的时候,曾经有李可染儿子李庚临摹其父的一幅画作在上海上拍,作品与其父风格非常相近,李可染还亲自在画作上题字:"杏花春雨江南。此小儿李庚摹吾旧作,略有似处。可染题记"。当时就有藏家笑道:"这幅画太像李可染的作品了,改个款就可以当李可染卖了"。说者无意,听者有心。过了两年,这幅画果然出现在北京的一次大型书画拍卖会上,只是题款成了"杏花春雨江南。可染题旧作"。 "此小儿李庚摹吾"等字迹都被挖掉,经裱画高手拼接得天衣无缝,终竟以20万元人民币拍出。我们提醒书画收藏者在购买作品上务必要具备一双慧眼,切莫上当!
绍文
上一篇:
山东书画作品价格仍处低位
下一篇:
山东当代书画、油画名家还有谁没添加?